二蛋 发布的文章

putty保存配置信息

Putty是一个免费小巧的Win32平台下的telnet,rlogin和ssh客户端。 它的主程序不到1M,是完全免费的telnet和ssh客户端工具。而且无需安装,下载后直接双击运行。

我们要连接Linux/unix 系统时,只需写上IP地址即可。 当然如果保存下来,下次使用时直接选中在Load 一下就可以了。 还是比较方便。但是在重装系统后,发现保存列表中的文件已经不见了(虽然重装之前已经备份了原来的putty.exe文件),后来发现putty的配置信息是保存在注册表中的,具体路径如下:

HKEY_CURRENT_USER\Software\SimonTatham

在左边SimonTatham上点击右键,选择”导出“,保存为”putty.reg”即完成备份。
待重装好系统后,直接双击”putty.reg”导入注册表信息即还原putty设置。

nginx限制总带宽之nginx_limit_speed_module

1. 介绍
该模块能够限制从一个IP地址同时连接的总速度。

2. 指令
limit_speed_zone
语法:limit_speed_zone zone_name $variable memory_max_size
默认值:no
配置段:http
定义会话状态存储空间。会话的数目由所分配的变量$variable决定,该值取决于memory_max_size值。

如:limit_speed_zone one $binary_remote_addr 10m;
客户端的地址被用作会话。
注意:该变量$binary_remote_addr是用来代替$remote_addr
$remote_addr变量值的长度是7到15个字节。因此状态大小等于32或64字节。
$binary_remote_addr变量值的长度总是4个字节,因此状态大小始终是32字节。
1M共享空间可以处理3.2万个会话,每个会话32字节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Nginx负载均衡实战

前面介绍了Nginx搭建flv、mp4流媒体服务器,随着流量的上升,单台服务器已经无法支撑,所以就用到了负载均衡。

系统环境:
Centos 6.5 x86_64
Nginx 1.7.7

均衡负载服务器: 209.141.54.64:80
Web1: 209.141.54.65:80
Web2: 209.141.54.66:80
Web3: 209.141.54.64:8080

Web1 Web2 和 Web3 都是已经搭建好的流媒体服务器,Web3同时做为负载均衡和Web服务器使用,负载均衡使用的端口是80,Web服务使用的是8080端口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nginx启动 重启 关闭命令

查询nginx主进程号:

ps -ef | grep nginx

在进程列表里 面找master进程,它的编号就是主进程号了。

从容停止Nginx:

kill -QUIT 主进程号

快速停止Nginx:

kill -TERM 主进程号

强制停止Nginx:

pkill -9 nginx

判断Nginx配置是否正确命令如下:

nginx -t -c /usr/local/nginx/conf/nginx.conf

或者

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-t

nginx的启动命令:

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-c /usr/local/nginx/conf/nginx.conf

平滑重启nginx:

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-s reload